
1、我国抽水蓄能重卡换电站在南宁投运
11月26日,我国抽水蓄能重卡换电站在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投运,为能源和交通运输两大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互融互促起到示范作用,助力电站建设全速冲刺。
新投运的南宁抽蓄重卡换电站设置1个车道和5个电池仓位,配置4台300千瓦充电机和20辆电动重卡,可实现3—5分钟快速换电,助力新到场的电动重卡马不停蹄投入电站水库开挖工作,冲刺年底前完成水库蓄水目标任务,每年可节省燃油消耗68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吨。
南宁抽蓄电站项目是“十四五”国家102项重大工程之一,也是广西抽水蓄能电站的一大突破,项目总装机规模120万千瓦,总投资约80亿元。当前,南宁抽蓄工程建设进度已接近70%,发电机组定子日前已吊装完成,预计将于2025年底前全面投产发电。
2、陇东-山东特高压送端换流站一阶段成功投运
12月3日,庆阳换流站交流系统5回750千伏输电线路结束24小时试运行,交流系统启动调试圆满完成并成功投运。
据悉,该换流站是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站,同时也是甘肃省第二座特高压换流站。项目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9月主体工程开工,计划分三个阶段投运,2024年12月交流系统投运、2025年3月双极低端投运、6月双极投运。
1、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工程实现湖北境内标段贯通
11月21日,世界上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鄂1标)实现全线贯通,这是湖北境内8个标段中第1个实现全线贯通的标段。
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起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盖玉镇的帮果换流站(金沙江上游川藏段7个梯级电站送出站,简称“金上”),止于湖北省大冶市茗山乡的湖北换流站。线路全长约1784公里,途经四川、重庆、湖北三省市。
该工程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特高压直流多端级联新技术,能够将川藏高原清洁能源接入华中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工程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电量近400亿千瓦时,缓解湖北用电高峰负荷卡口限电局面。
2、内蒙古电网首座数字孪生智能化变电站投产
11月26日,内蒙古电网首座数字孪生智能化变电站——耳字壕500千伏输变电站建成并投产运行。该变电站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承担建设和维护,项目总投资4.153亿元,占地面积6.7737公顷。
数字孪生智能变电站,是将常规变电站通过3D数字化技术模型克隆出来的数字化变电站。相比于传统的500千伏变电站,数字孪生智能变电站能够立体准确地模拟变电站真实的运行情况等。工程业主项目部经理徐彬介绍,该变电站已实现了三维场景的可视化展示等运维业务应用,采用高清视频、机器人等前端采集设备,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在时代的浪潮中,保定焯辉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始终勇立潮头。今日,我们满怀自豪地宣布,公司成功实现电力资质升级!
这一重大成就,是我们不懈努力与执着追求的结晶。多年来,我们深耕电力领域,以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态度,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和信任。
资质升级,意味着我们拥有了更强大的实力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将能够承接更高难度、更大规模的电力项目,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解决方案。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继续秉持“专业、创新、诚信、共赢”的理念,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更先进的设备、更科学的管理,为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选择我们,就是选择专业与可靠。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1、全国“零碳”变电站投运
11月11日,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岛片区港湾路北侧的规模110千伏“零碳”智慧变电站——由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既济集团武汉华源电力设计院EPC总承包的武汉庆云110千伏“零碳”变电站成功投运。
该站采用酯变压器、洁净空气GIS等环保电气设备,系统集成屋顶光伏、智能巡视机器人、数字孪生系统、综合能效管理系统、科学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展厅等功能于一体,实现零碳运行,基于节能降碳新技术建设思路打造的全国“零碳”示范变电站。
2、昆明坚强局部电网黑启动带负荷试验完成
云南能源监管办积极推动云南电网公司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与有关电厂、用户和技术机构紧密协作,顺利完成昆明坚强局部电网本地保障电源“黑启动”带负荷实战演练。试验充分验证了该电厂机组作为昆明坚强局部电网本地保障电源“黑启动”带负荷的可行性,提高了极端情况下电网快速复电能力。
1、国内高海拔低压交直流柔性混联智慧微电网投运
近日,国内高海拔低压交直流柔性混联智慧微电网在甘肃兰州马坡乡哈班岔村建成投运。该项目对哈班岔村现有8户30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台区间功率互济、停电互助、孤网运行等功能。
同时,新建一条750伏直流线路2.4公里,一套48伏户用直流供电系统,形成村级低压直流配电网,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和新型负荷实现直发直储直用。此外,该项目还应用了多种分布式电源,例如轻质光伏、薄膜光伏、垂直轴风机、阿基米德风机等技术,助力哈班岔村打造“全绿电”景区。
2、国内交直流集中监控平台完成带电调试
近日,国内交流变流和直流换流站集中监控主站平台在贵州省贵阳市完成带电调试,各项结果均达到预期,具备投入生产试运行条件。本次调试工作由南网超高压公司贵阳局自主牵头开展。该局南方电网公司调节标准化作为“十五”工作提升方案主题单元,采用“两步走”策略探索交直流监控集中运行模式。
1)采用局域网延伸技术将禄高肇直流高坡换流站工作站“搬迁”到该局贵阳区控,在国内实现交直流集中监控管理、换流站少人值守、换流站人员减少33%;
2)采用分层分散技术路线,将交直流两套控制系统进行融合,实现一套系统完成集中监控,并具备“1+N”复制扩展能力。
1、新中国成立后全国110千伏公用变电站入选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
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及通过复核的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国网阳泉供电公司马家坪变电站被成功认定为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
山西阳泉马家坪变电站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110千伏公用变电站,于1953年立项,1955年底建成。马家坪变电站的投运,实现了太原一电厂和阳泉发电厂并网,将太原、晋中、阳泉3个区域相连,山西中部电网初具雏形,山西电网由此起步。目前,站内各阶段设备保存完整。
2、广西举行抽水蓄能电站群开工暨建设推进大会 6座电站同时开工
广西举行抽水蓄能电站群开工暨建设推进大会,广西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出席活动并讲话。
据介绍,广西规划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360万千瓦,此次正式启动建设的广西抽水蓄能电站群,包括南宁、钦州、灌阳、贵港、百色、玉林等6座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720万千瓦,调节能力均为6小时左右。
1、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10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6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7亿千瓦,同比增长48.3%;风电装机容量约4.8亿千瓦,同比增长19.8%。
1-9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61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06小时。1-9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5959亿元,同比增长7.2%。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982亿元,同比增长21.1%。
2、河北:分布式电源规划与电能质量指导性国际标准获批立项
近日,由国网河北电科院主导发起的国际标准《基于电能质量约束的分布式电源配置方法》成功获批立项。该标准制定发布后,将有效指导解决分布式电源发展与电网容量不匹配等问题,进一步提升风光发电并网消纳能力。同时,该标准成功获批立项标志着我国在分布式电源布局规划、电能质量管理等领域的科研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走在了国际前列。
3、世界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配水环管率先通过验收完工交付
10月21日,由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世界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配水环管率先完工交付,标志着我国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研制取得又一里程碑成果。
1、新疆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项目全面并网投运
新疆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项目甘泉堡增量配电网300MW光伏项目全面并网投运。该项目由国能新疆甘泉堡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甘泉堡增量配电网项目是国家第五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也是乌鲁木齐市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的重要项目。
项目规划建设总投资51.5亿元(其中配电网13.7亿元、综合能源37.8亿元),分为近期(2022年至2024年)、中期和远期(2025年至2035年)三个阶段建设完成,目前该项目已累计获取新能源指标1400兆瓦,换算下来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2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7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0万吨。
2、徐大堡核电500千伏送出工程开工建设
由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徐大堡核电500千伏送出工程(一期)开工建设。徐大堡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是辽宁“十四五”期间单体投资的清洁能源项目之一。 该工程计划于2025年投运。
3、内蒙古全电压等级增量配电网项目并网运行
日前,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广星电网晨丰220千伏变电站顺利并网,这标志着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全电压等级的增量配电网项目——奈曼旗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项目正式并网运行。
1、天津新能源汇集输送变电站投运
获悉,天津服新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日前投产送电。该工程新建天津新能源汇集输送变电站1座、新建服新—范庄220千伏线路60.48千米,天津宁河地区将有16个新能源发电项目通过该工程并入电网,可满足装机容量约190万千瓦的可再生能源并网需求。
近年来,宁河区聚焦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以风电、光电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加大力度开发新能源全产业链。今年1-8月,天津累计服务166.6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并网,同比增长12.28%。
2、青海750千伏西宁变电站启动断路器增容改造工程
10月8日,青海750千伏西宁变电站750千伏断路器增容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此项工程计划分3个阶段进行,自今年10月初开始,首先对750千伏西宁变#7510、#7540、#7550共3台断路器及相关隔接组合单元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增容改造工作。
据介绍,750千伏西宁变电站是西北750千伏电网东电西接、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变电站,担负着青藏、青新联网工程和海南光伏、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外送的重任,同时承担着青海北部电网、西宁湟中地区、甘河工业园区重要负荷的供电任务。
750千伏西宁变电站原有的13台750千伏断路器的开断能力已不能满足未来电能大规模可靠输送、交换的需求,对此将站内原遮断容量为50千安的断路器更换为遮断容量为63千安的新断路器。
3、蒙东500千伏兴安平川输变电工程投运
日前,蒙东500千伏兴安平川输变电工程成功投运。兴安平川输变电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能源项目工程,也是服务东北全面振兴项目。该工程连通500千伏兴安变电站和±800千伏扎鲁特换流站,于2023年4月开工。
该工程共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平川变电站)、500千伏输电线路10.8千米、铁塔45基。兴安平川输变电工程大幅提升蒙东地区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将经由扎鲁特换流站汇集的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清洁电能送往山东,预计年均消纳新能源电量44.8亿千瓦时。
1、西北区域直流外送电力八创新高、累计外送电量1182亿千瓦时
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在西北电网用电负荷六创夏季新高、同比增长4.24%的形势下,西北能源监管局成功应对三轮高温负荷冲击,能源电力运行保持平稳;直流外送电力八创新高、累计外送电量1182亿千瓦时,有力支援“三华”及西南地区,圆满实现了“保供应、促消纳、稳外送”目标。
一是周密安排部署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西北能源监管局专题研究部署保供工作,深入分析研判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细化分解迎峰度夏保供工作任务,研究谋划具体监管举措。
二是持续加大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督导力度。推进171万千万煤电机组按期建成投运,满足负荷增长需求。
三是严格能源保供监管和市场保供机制运行。紧盯电力供需、电煤存储等情况,强化能源保供“日排查、周报告、月总结”机制运行,严格“两个细则”和容量电费考核,加大对机组非停和出力受阻监管力度。
2、湖南省双牌天子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
9月29日,2024年湖南永州市第三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暨湖南省双牌天子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召开开工动员大会。据介绍,共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43个,总投资18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8.8亿元;签约项目185个,总投资348亿元。
同时,本次开工的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89.74亿元,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额定水头678米,可连续满发6小时。电站建成后将主要承担湖南电网的调峰、填谷、储能、调频等任务,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器。